课程标准、职业标准、思政元素有机融合

一、紧扣课程标准,彰显课程思政元素

2023年教学技能大赛要求参赛作品“以课程标准为依据,紧密对接职业标准,充分体现课程思政元素”。获奖作品在教学设计中始终对标这一要求,将课程标准、职业标准、思政元素有机融合。

 

以《智能家居系统安装与调试》为例,教师首先梳理了物联网智能家居职业技能等级标准,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本门课程的教学标准,明确学生应掌握的核心技能和水平要求。在教学内容设计上,每个项目均源于真实工作任务,任务描述、技术要求等直接对接行业企业标准。

 

同时,将“工匠精神”“数字化素养”等思政元素巧妙融入各个教学环节。如在智能照明系统安装与调试项目中,将严谨、专注、创新等工匠精神渗透于传感器选型、接线布线、系统调试的全过程。在智能安防系统设计项目中,引导学生思考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,加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。

 

二、优化教学流程,突出学生中心地位

大赛方案要求教学设计“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,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”。要善于优化教学流程设计,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、主动实践的平台。

 

如《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与应用》,在6个工作任务中融入了项目导入、知识准备、方案设计、产品制作、成果展示、评价反思6个环节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在导入环节,教师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,激发学生兴趣;

        在准备环节,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资源、小组讨论等方式,自主学习相关知识;

        在方案设计环节,小组成员集思广益,合作完成机器人工作站设计;

        在产品制作环节,学生分工协作,动手实现设计方案;

        在成果展示环节,各组互相观摩点评,交流改进意见;

        最后在评价反思环节,学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。

 

整个教学流程始终围绕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需求来设计,教师从“传道授业”转变为“教练引导”,学生从“要我学”转变为“我要学”,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彰显,学习的主动性、参与度大大提高。学生在"做中学、学中做"的过程中,专业能力、团队协作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都得到全面提升。

 

三、应用信息技术,创设沉浸式教学情境

 

 

大赛方案提出要“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,创设教学情境,突破教学重点难点”。要善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,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。

 

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》首先利用VR虚拟仿真技术,开发了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虚拟实训平台。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传感器标定、算法验证、场景测试等操作,将抽象的控制原理映射为直观形象的画面,将危险的路测场景模拟为安全的虚拟路况。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虚拟实训,快速理解和掌握了智能驾驶的工作原理。

 

同时,教师还搭建了在线学习平台,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、行业前沿资讯等学习资源及时推送给学生,拓展学生视野。平台中设置头脑风暴、项目答辩、在线考核等互动环节,师生、生生交流更加频繁深入。

 

将VR仿真、在线学习平台等信息化手段与项目教学、模块化教学有机结合,既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,提高教学效率,又能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,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,对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大有裨益。

 

四、建立多元评价,引导职业素养提升

 

 

大赛方案强调要“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多元评价体系”。获奖作品在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诸多创新,形成了观点鲜明、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案。

 

《工业产品创新设计》形成了“教师评价、学生自评、小组互评、企业评价”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。教师依据评价指标,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点评;学生围绕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;小组成员之间互相点评,评选优秀作品;企业专家受邀为作品提供改进建议,并择优纳入企业项目库。

 

值得一提的是,获奖作品在评价指标设计上充分彰显了职教特色,围绕工匠精神、数字化素养等开展针对性评价。如在创新设计过程中,教师重点考察学生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能力,考察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。在作品制作过程中,教师重点考察学生的数字建模能力、柔性生产能力。在作品交流环节,教师重点考察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、团队协同能力。

 

建立多元评价体系,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发展,激励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职业素养,助力学生成长为德技双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 

总之,优秀的教学设计是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,对提高教学质量、推动教育创新具有重要价值。广大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能力比赛获奖作品的教学设计,领会其教育理念,借鉴其教学方法,为我所用。同时,要立足教学实际,将先进理念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,不断优化教学方案,提升教学效果,最终实现教学相长、师生共进。

创建时间:2024-07-31 15:20